汛期來臨,上周上海頻頻有雨水降臨,從5月開始,每年5月1日~10月20日是汛期,上海地區(qū)在汛期降雨明顯比其它月份多,故江河水位比冬天要高,但上海地區(qū)江河水位受潮汐影響較大,每年5~10月由于日、月引潮力大,高潮位高,故習慣上我們把5~10月稱汛期(上海地區(qū)一般3月下旬起就有可能出現(xiàn)暴雨,到10月下旬暴雨消失)。

像上周的降雨一定也阻擋不了戶外運動愛好者參與戶外運動,今天生活方式上海秀的戶外運動展教您在汛期中,應該注意的戶外活動事項,來更好的保護自己以及一些突遇雷電暴雨的情況怎樣應對。
1、密切關注當天天氣變化
上海汛期氣候多變,可能剛剛還是晴空萬里,突然就下起了大暴雨,雷電暴雨的情況頗多,大家想要登山或徒步等戶外運動前一定要先關注天氣變化,盡量避免在惡劣的天氣外出運動。
2、遠離危險地帶
暴雨會使得部分被連日雨水浸泡的邊坡和建筑變得不牢固導致塌方事故,遠離不牢固圍墻、老舊建筑物體、建筑工地的臨時圍墻。也不要去低洼地帶、排洪溝邊、易發(fā)生山體滑坡、崩塌和泥石流等危險區(qū)域運動或停留。在戶外騎行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不同路況的山路,戶外運動者在汛期盡量選擇自己熟悉路況的道路進行運動。
3、躲避雷雨需要注意
在戶外如果電閃雷鳴,需要躲避雷雨,應注意不要用手撐地,同時雙手抱膝,胸口緊貼膝蓋,盡量低下頭,因為頭部較之身體其他部位最易遭到雷擊。不宜在大樹下躲避雷雨,如萬不得已,則須與樹干保持3米距離,下蹲并雙腿靠攏。如果在雷電交加時,頭、頸、手處有螞蟻爬走感,頭發(fā)豎起,說明將發(fā)生雷擊,應趕緊趴在地上,這樣可以減少遭雷擊的危險,并拿去身上佩戴的金屬飾品和發(fā)卡、項鏈等。
更多戶外運動小常識,注意事項,請持續(xù)關注生活方式上海秀的戶外運動展新聞資訊!